东方教育时报(韩生):你们肩负着传递文化的神圣使命

发布时间:2013-07-04作者:访问量:7

你们肩负着传递文化的神圣使命

  上海戏剧学院院长 韩生

  上戏的毕业和典礼与其他院校既有相似,也有不同。也许是因为有戏剧艺术的基因,戏剧学院的毕业时节更加强烈地让人感到一种人生的况味。2013届一位同学的《还没离开,就已怀念》在网上被反复转载,引来了往届校友的回应。其中的一条微博写道:“去往北京演出的路上,看到这段文字,记载多少记忆!我们的大学!永远都在”。
  我们能够感受到同学们的复杂情感,也更加体会到,毕业不仅仅是一个要离开校园走向社会的空间的转换,更是人生阶段和时间的转换。
  我想,经过四年的学习,同学们对于艺术专业已经有了更深刻和直接的体会。此时的艺术已经不只是个人兴趣爱好、一时热情,艺术最终源自人的内生动力。同学们一定要有专业意识和精神,否则会难以真正在业界立足。专业和业余的区别是什么,我们举一个例子。
  前几天,上音前院长杨立青教授去世,我在追悼会上想起与他一起随上海高校校长代表团访问圣彼得堡时的经历。在马林斯基大剧院看来自上海的演出,在这个世界著名的古典剧院演出夹杂着一些通俗吵闹搞笑元素的节目。我坐在前排,对同行的一个大学校长说,我估计杨院长会坚持不下去。这位校长回头看,果然他的座位是空的。杨院长到外边抽烟去了。音乐专业的敏感性使得他不能忍受在这一世界著名的殿堂里有不入流的东西。对于低俗,我们绝对不能习惯成自然。
  同时,也要对你所从事的艺术专业的未来发展有所思考。艺术本身是一个不断发展的存在,同学们已经到了要对中国文化艺术的未来承担起一份责任的时候了,这份担当也决定了你在未来的专业作为和地位。
  上海戏剧学院是什么水平的院校,不需要贴标签,或进行评分、排行,真正的体现还在于毕业生在业界的作为和地位。举一个例子,前几天去看话剧《如梦之梦》,主演之一是1994届表演系学生孙强。在剧场的还有也是这个班的学生高强,目前是中国民间文化艺术基金会理事长。这个班另一个同学叫徐铮,后来制作和导演了电影《泰�》,至今还保持着国产电影最高票房的历史记录。我想,同学们未来的作为是更加具体而重要的。他们从学校起步,后来的发展都必然要超越他们在学校学习的具体内容,
  大学学习是传递、保留和发展人类文化的重要手段。艺术大学则更加直接地肩负着这一神圣的使命。上戏师生也必然地被历史、被社会赋予了这份光荣的责任。今后,不同学科专业的同学们之间,以及与不同学校同学之间的协同合作,会产生出未来艺术发展的奇迹。(编辑:榕树)

返回原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