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人物素描】赵颖,女,壮族,安徽省马鞍山市人,上海戏剧学院戏剧影视文学专业在读大学生。2011年12月入伍,上等兵军衔,现为上海警备区政治部演出队战士、创作组、舞蹈组成员。 “90后”时尚女孩,性格开朗、活泼大方。爱好唱歌、摄影,擅长舞蹈,精通钢琴等乐器演奏。
基层慰问演出一瞥
五岁登台 勤学苦练才华初显
她从小就有艺术天赋,5岁登台演出。这孩子最大的优点是肯吃苦,面对困难和挑战能够顽强拼搏,这是让我们感到最欣慰的。希望她早日实现心中的梦想。
—父母这样评价她
出生艺术世家,5岁学习钢琴、11岁跟随父亲学习古典吉他……不管追求艺术的道路上有多少困难,她从不气馁、不言放弃,追寻着心中的那个梦想—艺术梦。
梅花香自苦寒来,宝刀锋从磨砺出。为了学习表演技能又不耽误学习,她几乎每个周末都用在琴房和舞蹈练功房里度过。“冬练三九、夏练三伏”,多少个春去秋来,她在追求艺术的道路上执着地奋斗着……
所谓“天道酬勤”,在近百场的各种演出和比赛中,她逐渐崭露头角、初现才华。她主持的节目《新闻袋袋裤》获得中央电视台少儿艺术大赛主持类铜奖。2005年,13岁的少年作为马鞍山市唯一代表,参加了全国第五届少先队员代表大会。多才多艺的她,很快受到家乡各级新闻媒体的追捧,应邀为电台配音、主持节目,拍摄电视台宣传片等,受到观众、听众的喜爱,俨然成为家乡人民眼中的“小明星”。
苦训舞蹈基础
家庭影响 立志报国从军圆梦
“她身上有一股催人奋进的正能量,吃苦、勤学;工作积极主动,干每一件事都有一股不服输的劲头。希望她能在军营里完成自己的青春梦想,实现人生二次腾飞的"舞者"之梦。”
—战友俞笑这样评价她
2011年,赵颖以高分顺利考入上海戏剧学员戏剧影视文学系。大学期间,她如饥似渴的学习专业理论知识,更多的时间在接受专业老师的专门指导,使她对自己的艺术梦想有了更加的自信和对未来的憧憬和展望。
登台献艺
爸爸的那件已经褪了色的、依然笔挺的绿军装,曾经多少次让幼小的赵颖对军营充满了向往。童年时期,《女兵谣》就是她的童谣,因为在她心里有一个《绿军装的梦》。《红色娘子军》、《小兵张嘎》等红色电影曾经让她看得如痴如醉,《我的兄弟叫顺溜》、《士兵突击》、《特种兵》等热播军旅影视剧,更加坚定了她从军报国的信念。
2011年12月,在上戏公告栏上看到征兵消息后,怀揣着对军营的梦想,她毅然从军。由于具备文艺特长,入伍后她被分到上海警备区政治部演出队。开始了她的军旅圆梦征程。“我的梦想就是成为一名女兵,成为一名可以在军营实现艺术梦想的女兵!”这个犟丫头,说是这样说的,做也是这样做的。
“舞小丫”多才多艺
营盘淬火 才艺双全走俏军营
"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她是一个单纯热情的孩子,业务上精益求精、思想上积极上进。她在写作上那股执着的钻劲,诠释了她对军营的热爱和艺术梦想的执着追求。”
—演出队队长张静这样评价赵颖
新兵连对赵颖来说是一次洗礼,高强度的体能训练、思想和心态调整的适应…… 她的新兵生活就是一个人生的蜕变过程,失落、苦闷曾经给她带来一丝彷徨和迷茫。但是,这个不轻易言败的丫头每天鼓励自己:“今天我可以进步的!”“只要坚持住,没有什么是做不到的!”就这样,军营这个大熔炉,锻造了她不服输的性格。凭着这股肯吃苦的劲头,她成为班长们眼中能吃苦的“好兵”,战友眼中学习的榜样。
新兵连结束后,赵颖带着战胜自我的自信和勇气来到了上海警备区政治部演出队,她要在这里实现她的梦想和追求。满腔热忱的她,来到演出队后才知道什么叫做“山外有山、人外有人”。对于非专业演员出身的她来说,20岁的年龄要重新练好舞蹈是个不小的考验。为了提高舞蹈技能、尽快参加演出,她给自己制定了严格的训练计划。每次压腿都疼痛难忍,甚至抽筋,她依然每天给自己增加训练强度。
功夫不负有心人,三个月后,她已经可以出演简单的舞蹈类节目。但她非但没有因为进步而沾沾自喜,反而变本加厉地对自己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专业舞蹈演员要求达到的“前桥”、“侧手翻”等技术类动作,她也要求自己达到。这就是她,一个充满韧劲儿的姑娘,从群舞到领舞、从快板合说到领说、从小品配角到主角,赵颖在多个艺术门类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取得了长足进步。
精彩演出瞬间
一年多的时间里,先后参加了多个舞蹈类节目的演出,这个“非专业”也从最开始的默默无闻跳到了闪光的舞台前,站在了第一排……军营是个大学校,“好钢”还需“淬火炼”。在演出队一年多的舞台实践里,赵颖无论在表演本身和表现力等方面都有了很大提高。她发挥编剧专业特长、主动担当,创作了“大海与士兵”主题的歌词《蓝色的梦想》,并参与歌曲的录制,和战友一起创作编排了同名歌舞,演出受到了近千名海训官兵的热烈欢迎。
俗话说:“勤能补拙”,由于她的刻苦训练,很快成为演出队的“训练标兵”和骨干力量,跳舞、创作、解说、表演、演唱等多项特长,“英雄”有了用武之地。
“这个节目打破了传统形式上的节目风格,它展现了新时期年轻士兵青春阳光的精神风貌,这种东西更能感染到官兵。我看到很多战士的脸上都写满了激动和喜欢。” 演出结束后,从她的言谈中,流露出一名基层文艺战士对战友的那种热爱和真情实感。
![]() |
舞台就是“战场”
课余时间,她注重理论学习,不断给自己“充电”。读报时她争着第一个上场,不但锻炼了口才,而且通过阅读别人的文章,使她对新闻的敏感度潜移默化中得到了提升。演讲比赛,她争着报名,几千字的演讲稿成为了战友们竞相品读的“美文佳作”。兼任演出队创作组成员的她,写串词歌词、快板小品等文艺创作,对她的写作能力更是一种历练。3本厚厚的剪报本,成为了她爱不释手的"宝贝",圈圈点点的笔迹,记录了她的心得体会。“我不能作舞台上的"花瓶",在人生的舞台上,我要做更加完美、富有内涵的"舞者"!” 由于勤奋好学,她的多篇文章也在各个新闻平台发表。 她也逐渐成为了是连队的“一支笔”,官兵眼中的“兵记者”。
通过不断的努力,她也得到上级的赏识。今年9月,她应邀受聘成为了南京军区政工网远程编辑,负责每日后台几百篇稿件的筛选和编辑工作。经她手编辑的稿件也受到广大新闻报道员和新闻写手的认可和褒奖。
“作为一名文艺战线的战士,我的战场在"舞台",我的冲锋号就是观众战友们的热烈的"掌声",我的"打胜仗"就是为战友演出中,基层官兵最爽朗的欢叫声和最开心的笑容。我的青春无悔,从军从艺的道路上,强军梦将永远激励我前行!”
军营是个培养人、铸造人,成就人的大学校、大熔炉和大舞台。这个天生敢打敢拼的小姑娘,面对未来的憧憬和人生目标的召唤,她铿锵有力地回答代表了她的铮铮誓言。
有理由相信这个才艺双全的小丫头,在军营这片沃土上,凭着她能吃苦,不服输,勇于拼搏,不懈奋斗的劲头,一定会走的更远,实现她更加灿烂美好的梦想,成为强军路上一朵永远灿烂的“向阳花”。(作者:陈黎伟、廖炳发、高仁作、李旭 编辑:榕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