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如戏、全靠演技”,这一句平常的笑谈,有了理论研究的支撑。在7月4日~8日上海戏剧学院主办的第20届人类表演学国际大会上,来自耶鲁大学、斯坦福大学、伦敦大学等世界名校的数百名学者和艺术家,将针对“人类表演学”这一前沿话20年来首次在中国举办。
“我们习惯性把表演狭隘地理解成舞台艺术,其实,医生、律师、销售、社工等都需要懂得表演,了解人类表演学有助于他们更好地完成工作。”上海戏剧学院人类表演学教授孙惠柱告诉记者,人类表演学(Perfor-mance Studies)1979年起源于美国纽约大学,是西方人文社科领域新兴的一门交叉学科,由著名戏剧家、纽约大学教授理查·谢克纳和人类学家维克特·特纳等共同创立。这一学科将所有向他人展现的人类行动都视作表演来研究。
人类表演学创立三十多年来,已引起越来越多的高校和学者的关注。在美国,除了纽约大学和西北大学有独立的“人类表演学系”外,布朗大学、斯坦福大学、伯克莱加州大学等多所美国顶尖高校,均将“戏剧系”改为“戏剧与人类表演学系”。在英国、澳大利亚、荷兰等国,也有不少高校设立了相关院系。
“经过十多年努力,上戏人类表演学科已建立起从本科生、硕士生到博士生的人才培养体系,完成了多项研究课题和实践项目,在国际上获得越来越重要的话语权,被誉为‘中国学派的社会表演学’。”上海戏剧学院党委宣传部部长张生泉介绍,2013年该学科获得上海市教委“研究生交叉学科创新人才培养项目”支持,以这一学科支撑的“上海市综合艺术教育教学研究基地”已挂牌。(编辑:榕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