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放日报:“这是一部被历史埋没的伟大杰作”

发布时间:2015-09-14作者:访问量:10

        昨天,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郑君里编导大型抗战纪录片《民族万岁》观摩研讨会,在上海戏剧学院佛西楼召开。
研讨会由上海电影家协会、上海电影评论学会主办,上海戏剧学院电影电视学院、上海戏剧学院米亚艺术中心承办。上海电影家协会会长、著名导演张建亚,上海戏剧学院电影电视学院院长、上海戏剧学院米亚艺术中心主任著名导演胡雪桦,上海影评协会会长朱枫导演和北京、上海以及台湾著名电影艺术家、评论家陈犀禾、张仲年、石川等数十位学者,以及郑君里之子郑大里齐聚一堂,共同追忆这位大师。
郑君里编导的大型抗战纪录片《民族万岁》 拍摄于1939年,1940年在重庆放映。影片从筹拍到放映,差不多花了三年时间,摄制组成员跋涉数千余里艰苦拍摄。这部长达九本,可放映近两个小时的纪录片以丰富的素材报道了蒙、藏、回、苗、彝等各族人民支援抗战的动人事迹和各自的民族风俗人情,尤其是片中关于蒙、藏、回同胞为前方将士捐粮和苗彝同胞在崇山峻岭中开辟乐西公路的镜头都是抗战纪录片中的“绝版”。
值得一提的是,这部反映抗战的纪录片中,在战争背景下,观众看到更多的是中国幅员的辽阔和深远、兄弟民族的众多和伟岸、民族性格英武和彪悍以及民族文化的多彩和深厚。基于此,“中国不会亡”“中国一定强”的“软实力”也在片中被自然传递出来。在与会人士看来,在抗日的艰苦卓绝环境中,拍摄这样的一部反映各族人民团结齐心、一致抗日的影片,颇有远见。影片具有的文献价值,也是我国战争纪录片和人类学纪录片的一部力作。
上海电影家协会副主席、上海戏剧学院教授石川看完《民族万岁》后表示,只能用“震惊”二字来形容,“这是一部几乎被历史埋没了的伟大杰作!是中国电影史上最早的人类学民族志影片!”
事实上,自1940年重庆放映以来,该纪录片再未放映过。整整75年之后,如今重新完整放映《民族万岁》,一批珍贵的历史资料和当时的创作素材也和观众见面,其中包括《民族万岁》解说词手迹、日记手迹、分镜头剪辑提纲手迹、工作照及影片截图等等。(编辑:榕树)

返回原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