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让戏剧艺术走进中小学课堂 教育示范剧研讨会在上戏举办

发布时间:2016-04-05作者:访问量:38

 
教育示范剧《悲惨世界》  刘佳奇摄
 
 
教育示范剧《老人与海》   刘佳奇摄
 
人民网上海4月3日电(轩召强)电影版、音乐剧版的《悲惨世界》早已为人所熟知,但“韵剧”版的演出恐怕看过的就不多了——4月2日,由上海市教委上海戏剧学院综合艺术教研基地主办的教育示范剧研讨会在上戏举行,上海市教委相关领导、上海戏剧学院党委书记楼巍、副院长黄昌勇教授以及上海市延安初级中学、上海市田园高级中学等全国二十余所中小学的校领导和艺术教师、各校专家学者等出席。会上还演出了由上戏师生排演的教育示范剧、“韵剧”《悲惨世界》、《老人与海》,其中的《悲惨世界》将于4月15日起前往上海10余所中小学进行春季巡演。这也意味着,上海在落实国务院提出的“到2018年各级各类学校开齐开足美育课程”上,又往前推进了一步。
在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文件的背景下,上海戏剧学院综合艺术教研基地在上海市教委的指导下,展开了探索与实践,成效卓著。作为基地推出的首个项目、历经一年打磨的教育示范剧《悲惨世界》,从雨果的经典小说中选取素材,四折“韵剧”全部使用韵文,表演过程中融合了钢琴、戏曲、音乐剧等元素,演员的表演幽默逗趣,台词合辙押韵,唱腔响亮动人,为观众带来了全新的观感体验。研讨会上,基地还推出了另一全新剧目《老人与海》,这台改编自海明威小说的作品也是“韵剧”。两个剧朗朗上口的韵文极具吸引力,好读好记好演,台下观众席中不时发出阵阵笑声和掌声。
据悉,目前《悲惨世界》已经先后在上海戏剧学院附属中学、延安中学、田园高级中学、上海戏剧学院附属学校、包玉刚实验学校等进行了演出,引起了同学和老师的热烈反响,各校的艺术、音乐、美术、语文老师正在共同合作排练《悲惨世界》。
演出结束后,主创人员和观众进行了热烈的讨论。来自中小学的老师、校长和从事艺术教育研究的专家学者对这两个教育示范剧给予了广泛的好评。他们认为:戏剧和教育都有一个共同的基础——人的模仿本能。戏剧用演员在舞台上模仿人生给观众看,教育让学生模仿老师来求知识、学本领;两者相互借鉴,取长补短,就能发挥出最大的功效。
 
       
研讨会现场     刘佳奇摄
 
基地负责人、《悲惨世界》的总编剧、总导演孙惠柱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作为上戏综合艺术教研基地推出的实验项目,这两个教育示范剧对于中小学艺术课有着很强的探索意义。“基地探索的中小学艺术课是具体的综合艺术课程,无论是戏剧还是微电影,都要让每个学生参与艺术创作。一节课只有40分钟,怎么做?我们先创作出几个20几分钟一折的教育示范剧——从立德树人的思想内容到专业水准的表导演,希望都能起到示范的作用,希望同学们不但喜欢看,还喜欢演,我们将和老师一起来教他们演。西方的教育戏剧要学生都来演自己的故事,但在现实中不可能做到人人参与,这是个世界性的难题。其实从模仿入手更适合中小学的艺术教学,全世界音乐课都是这样教的。我们的示范剧就好比音乐课的练习曲,学生在老师带领下通过学演‘练习剧’,可以对戏剧有切身的体验与了解;更重要的是,学演好戏能帮助同学们通过角色学习当众表达,学习通过团队合作完成项目,学习从无到有创造一个新的世界。”
对于戏剧艺术真正走进更多的中小学课堂,孙惠柱充满期待和信心,他表示,教育与戏剧的关系是个世界性的难题,要普及戏剧教育更为不易。但艺术教育应该是普遍的惠及式教育,而不是单纯的精英教育。鉴于目前很多中小学尚未具备专业演出场所的现实,他建议可以利用现有的体育场馆,“目前大多数学校都建有体育场馆,可以对其稍加改造,就可以有效利用,实现文体共同发展。”(编辑:榕树)
返回原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