夫的人
仲夏夜之梦
人民网上海4月6日电(轩召强)记者今天获悉,时值文学戏剧巨擘莎士比亚逝世四百周年之际,第五届“上戏有戏”莎剧主题演出季将于4月13日至5月23日在上海戏剧学院上演,为期一个多月的演出将呈现精彩纷呈的优秀戏剧作品。
“上戏有戏”演出季,作为上海戏剧学院的一个展示师生教学相长硕果的品牌项目,自推出以来已经成功举办了四届,收获了良好的口碑,引起了广泛的社会反响。本届演出季上,上戏人组成的“上戏军团”,包括各个专业领域的师生校友将共同演绎多部戏剧佳作,围绕莎士比亚构建的主题来进行不同的呈现,促进各剧种门类艺术创新的碰撞交流。
本届“上戏有戏”盛会,崭新的剧作不断涌现,全新创作了九部剧目,其中有专为本次莎剧主题演出季创作的六部作品,包括三部京、越和木偶剧风格的戏曲作品、一部歌舞齐聚的百老汇音乐剧、一台炫目的莎剧服饰演出秀,最为引人注目的是为本次演出季量身打造的话剧《麦克白斯》、《罗密欧与朱丽叶》和京剧《驯悍记》。同时,在上海京剧院和上海昆剧团的大力支持下,京昆界的上戏校友也将带来《王子复仇记》、《夫的人》两部莎剧佳作。
莎士比亚一生中不算那蔚为可观的154首十四行诗和4、5长短不一的其它诗歌,还写下了37部永存于世的经典戏剧作品。莎士比亚认为“自有戏剧以来,它的目的始终是反映人生,显示善恶的本来面目,给它的时代看看它自己演变发展的模型。”莎翁笔下的人物复杂多样,情节叠嶂精妙,于是他的剧作给各个时代艺术家的铺陈创造提供了极为开阔的艺术天地。今年通过推出莎剧主题的演出季,使横亘四百年的时空传递延绵不绝,体现出上戏对上海这座城市的文化表达,更是将艺术与思考共融,以文化担当为前沿、以社会责任为己任。
这次“上戏有戏”莎剧主题演出季的作品,从木偶《哈姆雷特》到京剧《驯悍记》,从表演系内蒙班《罗密欧与朱丽叶》到导演系《皆大欢喜》,从舞美系《着色》到音乐剧《西区故事》,戏导和越剧班合排《仲夏夜之梦》,还有上海昆剧团《夫的人》和上海京剧院《王子复仇记》等涵盖了各剧种门类各具特色,更是一次全院教学与创作的检验。“上戏有戏”演出季自开办以来,一直秉承上海市教委提出的“开门办学”精神,打造“产学研”一体化教学平台,催生原创戏剧作品。参与本次演出季创作、表演的成员,几乎都由上戏本科生、硕士生和博士生及老师组成,更有已经毕业的众多校友们,他们与在校师生一起通力合作演出,体现出一种特有的上戏家园精神。
2015年10月21日,国家主席习近平访问英国时在伦敦金融城市政厅发表题为《共倡开放包容 共促和平发展》的重要演讲。习近平主席多次提到中英两国的两位文化巨匠——莎士比亚与汤显祖。汤显祖与莎士比亚是同时代的人,2016年也是他们逝世四百周年。习近平主席还提议,“中英两国可以共同纪念这两位文学巨匠,以此推动两国人民交流、加深相互理解”。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也将于2016年在全球范围内共同组织纪念莎士比亚、塞万提斯、汤显祖三大世界文化名人逝世四百周年活动。本次“上戏有戏”莎剧主题演出季,正是积极响应与配合了这样的时代精神与呼唤。
上海戏剧学院曾成功举办过两届“莎士比亚戏剧节”,同时莎剧一直是上戏恒定的教学实习剧目,特别是由西藏班排演的《罗密欧与朱丽叶》更成为当时文艺界关注谈论的热点。莎士比亚剧目的中国化和民族化创作排演,也始终是上戏师生最为衷情的艺术戏剧行动。延续上戏教学与理论研究的脉络,通过“上戏有戏”这一平台,展示与梳理上海在改编创排各类不同形式莎剧中的经验与得失,述说中国元素的莎士比亚表达。同时,也契合今年9月即将在上戏校园内举办的“国际小剧场戏剧节—莎士比亚专题演出”,从东西方两个角度,交汇两种不同艺术观对莎剧的解答。(编辑:榕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