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民晚报讯(首席记者 朱光)第五届“上戏有戏”莎剧主题演出季将于13日在上海戏剧学院启幕,为期一个多月的演出将以莎士比亚戏剧为展现主题,以京昆、音乐剧、话剧、舞美时尚秀等多种方式演绎,接轨国际。


图说:“上戏有戏”莎剧主题演出季参演剧目剧照 新民晚报记者 胡晓芒 摄
围绕莎剧主题,本届“上戏有戏”全新创作了九部剧目,其中有专为本次演出季创作的六部作品,包括三部京、越和木偶剧风格的戏曲作品、一部歌舞齐聚的百老汇音乐剧、一台炫目的莎剧服饰演出秀。最为引人注目的是为本次演出季量身打造的话剧《麦克白斯》《罗密欧与朱丽叶》和京剧《驯悍记》。同时,在上海京剧院和上海昆剧团的大力支持下,京昆界的上戏校友也将带来《王子复仇记》《夫的人》两部佳作。



图说:“上戏有戏”莎剧主题演出季参演剧目剧照 新民晚报记者 胡晓芒 摄
莎士比亚一生中不算那蔚为可观的154首十四行诗和4、5长短不一的其它诗歌,还写下了37部永存于世的经典戏剧作品。莎士比亚认为“自有戏剧以来,它的目的始终是反映人生,显示善恶的本来面目,给它的时代看看它自己演变发展的模型。”莎翁笔下的人物复杂多样,情节叠嶂精妙,于是他的剧作给各个时代艺术家的铺陈创造提供了极为开阔的艺术天地。
上戏副院长郭宇介绍道,学院曾成功举办过两届“莎士比亚戏剧节”,同时莎剧一直是上戏恒定的教学实习剧目,学习、演出的剧目中有三成是莎剧。由西藏班排演的《罗密欧与朱丽叶》更成为当时文艺界关注谈论的热点。莎士比亚剧目的中国化和民族化创作排演,也始终是上戏师生最为衷情的艺术戏剧行动。延续上戏教学与理论研究的脉络,通过“上戏有戏”这一平台,展示与梳理上海在改编创排各类不同形式莎剧中的经验与得失,述说中国元素的莎士比亚表达。同时,也契合今年9月即将在上戏校园内举办的“国际小剧场戏剧节—莎士比亚专题演出”,从东西方两个角度,交汇两种不同艺术观对莎剧的解答。(编辑:榕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