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1日,作为第九届上海国际小剧场戏剧展演特辑,为期一周的2016莎士比亚戏剧节由上海戏剧学院同国际剧协、中国戏剧家协会等在上海戏剧学院联合举办,共同探讨莎剧经久不衰的奥秘所在。本次戏剧节剧目来源广泛、形式多样,英国、乌克兰、荷兰、意大利、塔吉克斯坦、印度、伊朗、葡萄牙等10余个专业剧团、戏剧院校将联袂为中国观众呈现不同版本的莎士比亚经典作品,仅《哈姆雷特》就有许多大胆创新。
期间,由上海戏剧学院上海戏剧博物馆主办的《<牡丹亭>在当代》》及《莎士比亚在上海》展也同时举行。据主办方介绍,莎士比亚与汤显祖两人的戏剧其实非常接近,都是开放式结构。莎士比亚的戏剧一改西方古典戏剧三一律,呈现非常自由的叙事结构,时间、地点不受舞台约束,结构是流动的。汤显祖的戏剧属于明传奇,这种戏曲一改元杂剧大多只有三四幕戏的惯例,成为长度与结构都比较自由的戏剧。《牡丹亭》共55出,可以只演一个晚上,也可演两三晚,甚至有演出六晚超20小时的,其中的某些部分可以单独演出。此外,他们的创作精神也极其相似。莎士比亚戏剧高扬人文主义精神,汤显祖的戏曲有强烈的批判性,宣扬个性解放。古希腊时期戏剧要么是悲剧,要么是喜剧,但莎士比亚开创悲喜融合的先河,汤显祖的戏曲也是这样,充满悲欢离合。世间只有情难诉,而他们的剧作恰恰都长于抒情,可称作“诗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