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观新闻:上海戏剧学院教授田沁鑫的第一节课

发布时间:2016-11-06作者:访问量:26

摘要
接过上戏表演系聘书,导演田沁鑫直接开始了她的第一节课。
       初见田沁鑫的人,会惊讶于这个搅动戏剧圈风云的女导演:看上去不犀利、不咄咄逼人,说话常带着羞涩与犹疑,仿佛初入职场的新人。给上戏表演系学生上的第一节课,田沁鑫行色匆匆。距离四公里外的上海大剧院,她的年度新作《北京法源寺》迎来最后一场演出,她要在落幕前赶到剧院。一节课,时间很短,她不说废话。
《狂飙》将成为双方合作第一部戏
        “我的内心像小孩,教书育人不是长项,教学对我来说是很新奇的事。”话锋一转,她不再是“客气”的田教授,“一毕业,你就不是青涩的学生,而是演员。没有人会再把你当作学生,没有人会同情你。毕业了,就要展现出表演能力。这是许多戏剧导演的困境——毕业生分配到剧院,我们导戏的同时还要做表演教学。大家本以为年轻人会朝气蓬勃,结果反而有种迂腐在身上,学生气滞留很强烈,不能马上转变。这次,我希望教会大家面向社会,锻炼合作能力,能快速进行身份转换,从学生表演变为更加开放的演员表演。”田沁鑫说话声音不高,很少有抑扬顿挫的戏剧感。简短地感谢上戏、国家话剧院支持后,她开门见山要求学生排戏时忘记自己是个学生,做个符合公演要求的演员。
       下月起,上海戏剧学院将与国家话剧院合作,共同打造2017届表演系毕业班毕业公演话剧《狂飙》,田沁鑫执导。2001年,田沁鑫自编自导的《狂飙》作为向建党80周年献礼重点剧目面世。全剧以《国歌》作者田汉一生的事业和爱情为主线,向观众讲述了《义勇军进行曲》词作者身份以外的田汉,由辛柏青、朱媛媛、陶虹、袁泉等主演,“这部剧青春荡漾,在全国二十个城市巡演,让观众认识到田汉作为国歌词作者、革命战士以外的戏剧家、大艺术家身份。剧本是我写的,看了田汉16卷文集,融入他的四段情感。”
这些上戏表演系年轻人,谁能成为明日之星?
       这次《狂飙》班底以上戏2017届表演系毕业班为主,不排除广纳贤才、优胜劣汰。上戏院长黄昌勇笑言,“田教授的团队将向上戏所有学生敞开,舞蹈、戏曲、甚至戏文系学生都有机会参与,进行充分竞争。”一位大四表演系学生问了田沁鑫一个所有人都关心的问题,“什么样的人能入选《狂飙》?”
       “我的标准是韩东君。”田沁鑫不假思索地回答。2014年,田沁鑫执导话剧《山楂树之恋》参加第十六届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当时还是上戏表演系大二学生的韩东君在剧中扮演“老三”。“我的好朋友推荐了他,形象不错。”帅,只是获得登台机会的敲门砖,“是不是真诚?是不是诚恳?很重要。韩东君健康单纯,没有复杂的想法。试镜时,他介绍了自己在加拿大读书的经历,还说除了演戏,喜欢赛车。对着镜头,他毫不拘谨地转了自己的正面、侧面、背面。他的表达很充分。他想表达,而不是闷着,看着就很明亮。排戏时,我发现他很用功,接受能力强,有什么说什么,沟通方式很现代。”
       《山楂树之恋》让韩东君初露头角,他接连出演了《无心法师》《大好时光》《仙剑云之凡》《人生若如初相见》等电视剧。“我听说他现在很红。”诲人不倦的田沁鑫,又给学生们划了一道入行标准,“健康、漂亮;透明度高,笨一点没有关系,要接受能力强,沟通不要太有障碍;用功,热爱戏剧,热爱表演。”至于要不要为《狂飙》选拔提前做功课,她并不是那么在意,“过去的演出有录像,愿意看就看。不看也没关系,不受之前演员的影响。”
       一位学生嗫嚅着提问,“毕业工作怎么迅速融入集体,抛掉学生气。”田沁鑫的回答让全场笑成一片,“诚恳当然很好。如果你诚恳地伤害了他人,效果不好。要全面地认识社会,不要着急,先认识几年。”
       上海戏剧学院聘请田沁鑫为表演系教授,计划每1—2年内为学校执导一部毕业大戏,每年不少于2次讲座,带1-2名MFA研究生,并参与表导演专业的建设。田沁鑫导演过萧红、张爱玲、老舍、李碧华、李敖等现当代名家的作品,她将经典名著的“重新编码”和“转译”,始终以艺术为本,同时保持着强大市场号召力。上戏党委书记楼巍透露,“田教授非常非常忙,是我们‘抢来’的,曾经有过退缩,最终完成了合作。”他将之视为上戏继招生改革又一大举措,“上戏建设平台型大学。社会的平台,可以是我们的平台;我们的平台,也可以为全社会所用,拼的是胸怀、境界、情怀。”
       对田沁鑫而言,眼前一张张好奇、青春的面孔最为重要。短短时间里,她反复说了三四次,“我在实践中培养青年演员,这就是培养戏剧的核心生产力。请明星参演话剧,锦上添花,而青年演员是真正的核心生产力。”(编辑:榕树)
返回原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