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通讯员 黄书戎)由“上戏军团”倾力打造的话剧《麦克白斯》昨天(11月15日)晚间登上国家大剧院的舞台。该剧从舞美、剧本、灯光、服装、音效到剧组演员涵盖近年来上戏表演系的毕业校友和在读学生,这支年轻的团队为首都观众呈现了一部别样的莎翁经典。从校园舞台到国家剧院,这群青年艺术家如何实现华丽蜕变?
校园舞台崭露头角
《麦克白斯》是莎士比亚最为著名的四大悲剧之一,讲述的是战神麦克白斯受到女巫蛊惑并且在妻子的鼓励下弑君夺权,最后渐渐深陷欲望的泥沼中无法自拔,一个昔日英雄逐渐在绝望中走向杀戮的深渊……导演兼剧本改编雷国华是上海戏剧学院雷国华导演工作室艺术总监、上海话剧艺术中心国家一级导演,她的作品常被称赞为充满了“理性的思考”以及“现代审美”的力量和激情。
提到为何选择改编《麦克白斯》这部作品,雷国华说:“在莎翁的戏剧中,《麦克白斯》被公认为是最具精彩的心理描写,他拥有的戏剧力量已成为世界艺术家们追逐创作、改编的力作。”在与上海戏剧学院戏剧影视编剧研究生裴风娟花费两年时间的合作打磨改编下,整部剧从改编剧本、导演、表演上都始终贯穿着现代主义精神,在尊重原著的基础上赋予创作者自身的探索,让主题的严酷更具现实性。
《麦克白斯》的舞台融合了黑与红的元素,将残酷与破损化的环境氛围发挥到了极致,萦绕着舞台的是主人公严肃与冷峻的气场;不见底的舞台纵深将故事的情节绵延不绝,无论是英雄的诞生和毁灭,还是恶魔的出世和封印,都是麦克白斯的属性;破损化的楼梯构造的城楼无时无刻不在诉说着戏剧的语言,推动了整个故事情节的发展。冷色调的灯光把人物的内心暗示表达的更加直接与深刻,多角度的投影将视觉呈现得更加有冲击力,剧中人物的塑造显得更加立体与饱满。令人震撼而激动的音乐加深了观众对剧情的疑问与好奇,引发观众对“预言还是欲望“的思考。
据悉,《麦克白斯》从2016年5月8日——11日的上海戏剧学院成果展演“上戏有戏”莎剧主题演出季中崭露头角,为期4天5场的演出惊动沪上,一票难求。
随即《麦克白斯》接到深圳保利剧院邀请,征战名家名团(深圳)话剧展演季,进行了为期两天三场的演出,这是上海戏剧学院第一次作为演出单位登上保利剧院的舞台,演出博得广泛好评。随后,此剧作为第九届上海国际小剧场戏剧节展演开幕大戏,再一次踏足上戏剧院的舞台。
登陆国家大剧院
10月26日晚,国家大剧院音乐厅、小剧场两场“春华秋实”音乐会同时奏响——“华韵楚风”力推原创新作、“永远的信天游”传唱陕北风情,国家大剧院第九届“春华秋实”展演周随之正式开幕。
据了解,“春华秋实”展演周每年一届,本届展演除了致敬经典、鼓励新锐,还尤为注重对优秀民族艺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继承和发扬。在展演的近半个多月时间里,共有来自全国各地的八所明星院校,呈现9台10场演出。期间,上海戏剧学院师生携带话剧《麦克白斯》出征,重新演绎权利与欲望的故事经典。这是继15年大型舞蹈史诗《红》之后的该校又一次精彩献演。
春华秋实展演周有一句广告语“艺术经典 青春力量”,这八个字并不仅仅是表达展演周让艺术院校展示教育教学成果、让新人新作登上舞台,更是旨在鼓励支持舞台艺术精品创作生产、挖掘扶持优秀青年艺术家
在这样的考虑下,国家大剧院对“春华秋实展演周”品牌的打造也是独创模式。院校提供演出,国家大剧院负责演出排期、宣传包装、市场推广、后勤服务等工作,政府大力支持,中国国际贸易中心多年持续赞助,架起了艺术院校与文化公益事业的联动之桥。与此同时“不为展演而展演”,而是坚持高雅艺术定位,用“艺术与市场”双重眼光审视节目,具体在剧目选择上,大剧院和艺术院校达成了3条标准:在作品内容上,要能体现院校教学特点,有别于商业演出;在艺术质量上,要能够代表参演院校教学的最高水平,展示最好的教学成果和最优秀的人才;在观众接受上,参演作品要是观众熟悉,能接受和欣赏的。
雷国华既没有为《麦克白斯》渲染西方文化的氛围,也不为之套上“中国戏服”。“在中国做莎士比亚有误解,染黄头、穿上莎士比亚那时代的服装,读那些我们不懂的语句,那种夸张、缓三拍的表演,太陈旧了,那个时代已经过去了,当代的戏剧精神绝不是这样。”她表示,更愿意做一个在世界范围通读版的《麦克白斯》,具有现代人文精神,有国际文化意义的作品。
本次《麦克白斯》参与国家大剧院“春华秋实”展演,不仅是《麦克白斯》的第四轮演出,同时也是上海戏剧学院教育教学成果的卓越展示,从舞美、剧本、灯光、服装、音效到剧组演员涵盖近年来上戏表演系的毕业校友和在读学生。莎士比亚经典剧目历经400年依然能够常演不衰,需要更多有信仰的年轻人怀揣戏剧精神鼎力加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