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 4月20日,由中国国家话剧院与上海戏剧学院、上海静安现代戏剧谷联手合作,作为上海戏剧学院表演系公演剧目的“青春版”《狂飙》,在上戏“新空间剧场”举行了专场发布会。据悉,作为本届上海静安现代戏剧谷的开幕大戏,这部“半电影化”的戏剧,将于五四青年节次日(5月5日)晚亮相上戏实验剧院,掀起首轮“狂飙热潮”。
记者了解到,《狂飙》讲述的是著名历史人物、中国话剧奠基人之一的田汉,在上世纪二三十年代鲜为人知的心路历程和情感经历。之所以选择这部由著名导演田沁鑫创作、曾于2001年五四青年节当日首演的作品,旨在让更多年轻人了解中国话剧在上世纪的成长与发展,那一代“戏剧人”对世俗、对生活、对艺术、对时代的态度,以此向中国话剧110周年致敬,向每一个戏剧人致敬。
据田沁鑫介绍,《狂飙》在整整16年后得以再度复排、上演,重现经典,她希望能够在保留原有故事的基础上,重点突出视觉呈现和新媒体技术运用,增强创作力度;与此同时,该版《狂飙》也可称之为“青春版”《狂飙》,演员阵容以95后为主,主要是上戏大二、大四表演系学生,他们的青春肆意、充满活力,不仅给田沁鑫留下了深刻印象,更是跨越了百年,演绎出田汉当年的激情和热血。“在形式上,我们希望呈现一部半电影化的戏剧,通过舞台上的8个机位切换、5处‘民国戏中戏’的演绎,形成东方特有的、写意化的表达;在人员上,我在上戏专业教师及班主任的建议下,选择了近20位大二、大四在读学生,在他们真挚、干净、天然不做作的表演中适当提炼和加工,来突显每一个角色的灵魂。”
对此,上戏院长黄昌勇强调,此次《狂飙》的复排和公演,其实也是对学校育人模式做出的一次新尝试、新探索。“从5月5日到5月8日,我们会在上海面向市场、面向公众举行4场公演,6月中旬还要赴北京,在国家大剧院中举行4场公演,我相信这次实验将为上戏未来在学校演出、毕业演出等方面带来新的思考,我们尤其希望从明年开始,校园演出不再仅仅局限于自娱自乐,而是要与市场接轨,自觉接受来自社会和公众的检查,以此来倒逼学院人才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