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中外学者在沪探讨人人参与表演戏剧 拟推动综合艺术教育普及发展

发布时间:2017-06-19作者:访问量:12

       西方的教育戏剧常常要学生都来演自己的故事,但在现实中因为时间和人数的限制,不可能做到人人参与表演戏剧,这是个世界性的难题。如何来破解这个难题?

  6月16至17日,由上海戏剧学院戏文系、研究生部、谢克纳人类表演研究学中心、上海市综合艺术教研基地共同主办的2017人类表演学研讨会在上海举办。

  与会的专家学者对这个世界性的难题进行了热烈而卓有成效的讨论,希望通过这次大会的举办,能更好地推动中国综合艺术教育的普及和发展。

  表演与教育一直是上海戏剧学院教学中的一个重要课题。上海戏剧学院戏文系自2005年就成立了艺术教育专业,专门培养具有专业素养的表演教育人才。近五年来上海市教委也在上海戏剧学院设立了综合艺术教研基地和戏剧特色学校,目的就是要研究、探讨如何更好地在中小学普及综合艺术,并制定综合艺术教材。

  本次大会展示并研讨了上戏近年来开发的若干个系列的教育示范剧,包括上戏的专业学生和中小学生演出的《悲惨世界》《老人与海》《鲁迅故事新编》等。

  作为上戏综合艺术教研基地推出的实验项目,这几个教学示范剧系列剧对于中小学的综合艺术课有着很强的探索意义。基地探索的艺术课是以实践贯穿的综合艺术课程,一节课只有40分钟,怎么动手做?该课程先创作出几个20几分钟一折的教学示范剧——从立德树人的思想内容到专业水准的表导演,希望都能起到示范作用,让同学们不但喜欢看,还喜欢演,再和老师一起来教他们演。

  《悲惨世界》从雨果的经典小说中选取素材,编成数折短剧,全部使用韵文,表演过程中融合了钢琴、戏曲、音乐剧等元素,给演员和观众都带来全新的戏剧体验。《老人与海》改编自海明威的小说,也是“韵剧”,朗朗上口,好听好读好记好演。

  从近年的探索中可以发现,从模仿入手确实更适合中小学的艺术教学,全世界的音乐课都是这样教的;示范剧就好比音乐课的练习曲,学生在老师带领下通过学演“练习剧”,可以对戏剧有切身的体验与了解;更重要的是,学演好戏能帮助同学们通过角色学习当众表达,学习通过团队合作完成项目,学习从无到有创造一个新的世界。

  当天,上海戏剧学院党委书记楼巍、副院长宫宝荣、国际剧协总干事比昂科内、延安中学校长许军以及一百多位来自各地的专家学者、中小学师生代表等出席研讨会。(编辑:榕树)

返回原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