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3日上午,梅葆玖先生大弟子、台湾京剧名家魏海敏受聘为上海戏剧学院客座教授。“我希望在上海戏剧学院展开海上新航程”,魏海敏期待将自己在京剧表演艺术和研究领域的经验传授给年轻人,推动青年戏曲人才的成长,并在两岸京剧艺术表演与研究、京昆艺术传承与创新方面做出自己的贡献。
作为梅派传人,并受教于陈永玲、童芷苓先生,魏海敏的传统底蕴深厚,深得“梅派”精髓,长期坚持艺术创新,挑战不同表演形式,演出剧目近200部;跨越流派、行当与艺术形式,自由游走于传统、新编之间,是台湾“京剧新美学”的灵魂人物。正在筹建的上海戏剧学院魏海敏京剧艺术工作室,将以京剧梅派艺术为核心,发扬梅兰芳大师植根传统、创意无限的精神,依托上海戏剧学院为平台,以教育和创作为两大任务,培养符合当代需求的优质京剧表演人才,创作富含京剧特色、符合当代审美的优秀剧目。
魏海敏在纪念梅葆玖先生音乐会上(摄影:叶子)
魏海敏不仅是英国戏剧界认可的“最美丽的麦克白夫人”,还先后主演过古希腊悲剧、白先勇作品话剧,根据张爱玲同名小说改编的《金锁记》被视为京剧新编剧目的翘楚之作。2009年,戏剧大师Robert Wilson首次将先锋派名剧《欧兰朵》翻演为中文版,魏海敏以独角戏方式一人演绎主人公四百年的传奇人生,创作了一部跨界标志性作品。
魏海敏还是当代戏曲界少有的、同时在传承和创新两个领域都建树颇丰的代表性艺术家。她是梅葆玖先生的开门大弟子,得梅先生以及与梅兰芳大师同时代的艺术家群体亲炙,传统造诣深厚,是当代梅派传人中的领军人物;她是近百部新编剧目的领衔主演,坚持京剧艺术创新30多年,涉猎中外戏剧,是有口皆碑的“百变青衣”,京剧艺术创新发展的风向标式人物。
聘任仪式上,从上海戏剧学院党委副书记、院长黄昌勇手中接过客座教授聘书和上戏校徽后,魏海敏格外激动,不仅娓娓讲述了自己的成长历程,还畅谈了自己的戏剧教育理念以及受聘于上戏后将在京剧艺术表演、研究和人才培养方面展开的工作设想。
据了解,2018年起,上海戏剧学院将开设“梅派”高级研修班,由正在筹建的魏海敏京剧艺术工作室承担教学规划,以上戏强大的专业实力和行政力量为后盾,以兼顾传统戏曲和现代戏剧为办学理念,延请名师,充分调动“梅派”第二代嫡传弟子中的中流砥柱,凝聚新一代的 “梅派”教学力量,打造新型的“梅派”表演艺术人才培养基地。研修班计划连续开设3期,2018年为第一期。面向全国招生,主要针对具有一定实践经验的青年演员和青年教师,为他们提供系统化的“回炉”和提升,旨在培养“梅派”艺术的表演人才和教育人才。
研修班将最大限度地引入并整合优质的戏曲教育资源,用系统规范的教学高规格地传承“梅派”艺术精髓。教学团队将通过精选的“梅派”剧目教授“梅派”表演, 以“文武昆乱不挡”为原则,选择多种类型的典型剧目进行传授,全面培养学员的表演能 力,打破目前戏曲教育中所存在的教学剧目过于局限而导致的学员“偏科”现象。目前,已邀请到董圆圆、马小曼、张晶、胡文阁担任特邀授课教师,传授梅派经典折子,并聘请昆曲名家胡锦芳传授梅兰芳大师常演的昆曲折子《刺虎》,魏海敏则主教一部梅派大戏和专门开设的“戏曲演员塑造角色课”。同时,研修班将依托上海戏剧学院的优质教学资源,引入适合戏曲演员学习的西方戏剧训练方法,开发戏曲表演者的潜能,并引入学院外的资源开设大师工作坊,建立戏曲表演人才的视野和当代艺术观,重扬梅兰芳大师的创意精神。
上海戏剧学院党委书记楼巍,党委副书记、院长黄昌勇,上海市台办副主任王立新出席此次聘任仪式,上海戏剧学院副院长宫宝荣主持,梅兰芳基金会负责人以及戏曲表演界、戏曲研究界多位嘉宾参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