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艺术节“扶青计划”暨青创周十月启幕

发布时间:2017-10-19作者:访问量:7

作为上海国际艺术节的重要板块,本届“扶持青年艺术家计划”(以下简称“扶青计划”) 暨青年艺术创想周将于10月20日-28日登场。届时,将有9部委约作品,以及30多部邀约作品在上海戏剧学院、马兰花剧场、上海国际舞蹈中心等场地竞相亮相。这是主办方今天在沪宣布的。

自2012年创办以来,“扶青计划”始终致力于推动青年艺术家原创。本届“扶青计划”委约项目共收到来自海内外报名作品近100部,来自上海、北京、贵州、重庆、四川、香港等地的青年艺术家,以及来自德国、英国、美国、韩国等地的海外华人艺术家踊跃参与,为“扶青”再次注入新鲜活力。经过三轮遴选,共有11位青年艺术家、8部作品进入委约行列;此外,2015年已被委约的艺术家宋杨,经过两年潜心创作后,也将在青年艺术创想周呈现她的新作。

今年委约的原创作品涵盖了戏剧、戏曲、音乐、舞蹈、装置等多种体裁,内容体现了跨界融合、创新探索的多元特点。上海民族乐团琵琶演奏家俞冰的音乐剧场《霸王》,以传统民乐刻画古典英雄人物的内心;竹笛艺术家荣颖联手自由艺人团队引五带来跨媒介音乐会《无名之镜》,将中国笛颇具人文色彩的表现层次与弦乐声部交叠,折射当代人的感知;上海越剧院演员忻雅琴携手周倩创作小剧场实验越剧《再生.缘》,以古喻今,引发人们对现代环境与自我情感关系的审视;昆曲编剧闫小平,采用超现实艺术手法创作的《长安雪》,凸显了当代昆曲人的“今心”;重庆303剧社的袁野带来“青春版”川剧《聂小倩与宁采臣》,用聊斋戏曲勾勒当代人追名逐利、向往爱情的不同心境。

委约作品中亦不乏聚焦社会现实的作品,具有令人回味不已的思辨属性。国家大剧院的关渤与查文渊的戏剧作品《记忆的味道.火锅》,透过小人物的喜怒哀乐呈现生活的悲欢离合,并寻求文本与肢体等呈现方式的新突破。北京当代芭蕾舞团郑杰的现代舞作品《寂静之上》,聚焦这个年代里患得患失、焦虑不安的人们,通过舞蹈的动静结合,带领观众共同探寻空无一物的清澈心境。

两部跨界合作的作品同样引人注目,中央音乐学院的宋杨邀请柏林现代乐团汉德.威克共同创作的新音乐戏剧《饥饿艺术家》,将在“扶青”舞台上首度呈现中外艺术家同台演出的情境;上海戏剧学院戏文系硕士张凌南也将携手油画家黄赛峰,一同带来别开生面的装置戏剧《空盒游戏》。这些不同领域的青年艺术家通过艺术再创作、再融合来反映和关注社会,也体现了他们对社会、生活的思考。

除了委约作品外,亮相今年青年艺术创想周的30多部邀约作品同样精彩纷呈。来自中国、法国、捷克、澳大利亚、新加坡和波兰等国家和地区的艺术家们,通过舞台展演、大师讲座和工作坊等活动,在为期8天的青创周中,在上戏校园及沪上多个表演艺术空间轮番上演各类文化活动,为艺术节期间的上海,送来阵阵清新的艺术之风。

返回原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