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新报:“麒派”掌门人陈少云新收三弟子 郭毅、鲁肃、于辉成为第五代传人

发布时间:2013-01-28作者:访问量:616

        “口授身传”是中国传统戏曲沿袭传承的基本模式,师傅传授给弟子,技艺就这样被一代代传承下来。上周末,在麒派研习班中脱颖而出的三位青年演员郭毅、鲁肃、于辉正式拜在当今麒派掌门人陈少云的门下,成为麒派艺术第五代传人,并在逸夫舞台献上麒派名剧《四进士》。收徒仪式上,陈少云欣喜异常:“麒派艺术一度面临青黄不接的窘境,如今看着这么优秀的青年演员愿意学习传承麒派的表演艺术,让人欣慰异常。希望在以后的学习中他们能‘死学活用’,在继承的基础上根据自身条件进行个性发挥,让更多人领略麒派艺术的魅力。” 


  上周末,逸夫舞台人头攒动,郭毅、鲁肃、于辉三位青年演员共同献上了麒派名剧《四进士》。演出结束后,在上海京剧院知名丑行演员金锡华的主持下,一场形式简单却不失庄重的拜师仪式在台上举行。陈少云先生携三位新弟子共同走上舞台,对着周信芳大师的剧照行鞠躬礼,向大师致敬。 

  陈少云感慨:“麒派创始人周信芳大师,是曾和梅兰芳大师齐名的京剧大家,他在京剧发展史上有着不可动摇的地位,是里程碑式的人物。周信芳所开创的麒派艺术不只是海派文化的一面旗帜,在全国乃至世界都享有声誉。麒派的表演艺术内涵丰厚,不单为京剧其他行当演员所借鉴,如花脸袁世海、旦角童芷苓、李玉茹等,赵丹等电影艺术家也曾跨界学习麒派的表演及念白的韵味。” 

  上世纪70年代前,全国每个京剧团都有麒派老生,但随着文革的动荡,好角儿逐渐凋零。近十年来,麒派也面临着青黄不接、后继无人的窘境。陈少云坦言麒派“难学”且“门槛高”:“麒派对演员的要求全面甚至苛刻,不只要有嗓子、扮相和个头,还要有灵气和悟性,这样的高要求让不少演员望而却步。”近年来,麒派“后继乏人”的问题得到各界领导高度关怀,这才为流派传承带来了生机,不少年轻人逐渐领略了麒派表演的魅力。郭毅、鲁肃、于辉都是已然在舞台上聚集些许人气的青年新秀,这回能一口气收下这三个可造之材让陈少云喜不自禁:“学习麒派需要演员的灵性、悟性,更需要适当的表演经验。他们三个人都是戏校大专毕业,基本功扎实、文化层次高,之前还都学过余派和杨派,再学麒派会容易些。” 

  在未来的教授中,陈少云表示会因材施教,希望徒弟们“死学活用”:“所谓‘死学’,就是要把麒派艺术完整不缺的一个唱、一句念、一个手势、一个脚步的继承,而‘活用’则指在完整继承的基础上,根据自身条件发挥出来。”陈少云对青年演员寄望很高,“希望他们可以吸引更多年轻观众来剧院,共同支持关心我们的京剧艺术。” 

  演出当晚还举行了隆重的拜师宴,郭毅、鲁肃、于辉如愿拜在当今麒派艺术领军人物陈少云先生门下。孙正阳、李蔷华、李炳淑、夏慧华、王梦云、蔡正仁等著名戏曲表演艺术家以及麒派表演艺术家赵麟童、张信忠,戏曲专家崔伟等共同见证了这一时刻。 

  背景资料 

  由京剧艺术大师周信芳先生开创的京剧老生“麒派”表演艺术,是中国京剧表演艺术中的璀璨瑰宝,是“海派文化”的重要组成部份,也是上海文化发展史上的一座丰碑,承载着上海这座城市的人文历史和城市精神。 

  近年来,为了传承、发扬京剧“麒派”表演艺术,上海相继开办了“麒派”艺术研习班,承办开设了中国京剧流派班——麒派培训基地,和央视戏曲频道合作举办了“麒迷大会——全国麒派票友邀请赛”等活动,促进了对“麒派”表演艺术人才,尤其是专业人才的培养。 

  在2012年中央电视台举办的全国青年京剧演员电视大赛上,全国各地的麒派传人争奇斗妍,“麒派”艺术喜结硕果。其中,上海京剧院的青年麒派演员郭毅和鲁肃、于辉分获金奖和银奖,充分显示出了上海这几年在培养麒派艺术接班人方面的成果。 (编辑:榕树)

返回原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