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正创新——全媒体播音主持人才培养:新路径与新模式”学术研讨会在上戏举行

发布时间:2022-11-24作者:访问量:413

守正不移 革故鼎新

守正创新——全媒体播音主持人才培养:新路径与新模式”学术研讨会在上戏举行


1119日至20日,“守正创新——全媒体播音主持人才培养:新路径与新模式”学术研讨会在上海戏剧学院昌林路校区顺利举行。本次研讨会由上海戏剧学院电影学院和上海电视艺术家协会联合主办,上戏电影学院播音与主持艺术系承办,来自全国各地专家学者及校内师生三百余人通过“线上+线下”的方式参加了会议,共论全媒体时代播音主持人才培养新路径,共寻全媒体时代播音主持人才培养新模式。


开幕式


守正创新——全媒体播音主持人才培养:新路径与新模式”学术研讨会开幕式于19日上午举行。

上海戏剧学院党委副书记、院长黄昌勇;上海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副主席、上海电视艺术家协会主席滕俊杰;上海戏剧学院党委副书记胡敏;上海戏剧学院电影学院院长、博士生导师、教授厉震林;上海戏剧学院原副院长、博士生导师、教授张仲年出席开幕式并致辞。中国传媒大学教授、国家督学姚喜双以及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视听传播系主任、博士生导师、教授高贵武以线上形式出席开幕式并发表了讲话。开幕式由上海戏剧学院电影学院副院长、教授董健主持。

黄昌勇院长在讲话中基于上海戏剧学院专业学科的交叉融合优势表达了对上海戏剧学院电影学院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未来人才培养新路径与新模式体现融合性的期待。

滕俊杰主席则在讲话中指出,新媒体时代,传统播音主持的传播格局发生了巨大变化,这需要我们在培养人才时走出原有圈层,以开放发展的理念,积极主动地拥抱转型和挑战。他还根据上海市文艺工作者职业道德公约,对培养播音主持人才提出了——“注重道德建设的培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的要求。

胡敏副书记告诉我们,要在变革创新中准确识变,科学应变,主动求变,跳出教育看人才培养,立足全局看人才培养,放眼长远看人才培养。

姚喜双教授在讲话中提出,我们要高质量地做好播音主持传媒教育,高质量地开创播音主持传媒全新格局,就必须用六个坚持作为工作纲领。一是坚持人民至上,二是坚持自信自立,三是坚持守正创新,四是坚持问题导向,五是坚持系统观念,六是坚持胸怀天下。

厉震林院长强调,全媒体时代播音主持专业面临的新形势、新问题和新挑战,归根结底是要重新思考“我们是谁,从哪里来到哪里去”的原问题。他结合二十大报告中——“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提出,我们需要领会创新精神;需要将时代性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经济实践相结合;需要与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中国传统优秀文化以及中国人的宇宙观、天下观、社会观、道德观相结合。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并加快构建中国话语和中国叙事体系。

高贵武教授表示,新媒体时代的主持人发展,实际上是专业倡导和受众需求之间不断寻求职业共识问题。他还提出了全面地提升主持人职业胜任力即核心竞争力这一观点。高贵武教授认为,技能层面的表象观察可以给予我们一定的参考,但我们对此应持理性态度。从未来真正适应媒体需要,或自我价值实现的角度来讲,我们更应重在培养人格,或重在培养人的全面发展。

张仲年教授最后就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播音主持人要高度自觉地成为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宣传员、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建设者、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实践者、中华文化的传播者、中国形象的创造者以及中国故事的讲述者。根据以上要求,播音主持人才培养应当以中华文化传承发展为核心。他还特别指出,“凝聚力、引领力、传播力、影响力”是作为播音主持人必须具备的重要素质,在教学中需有意识、有计划地训练和养成。结合跨界融合创新三位一体的路径方法,在播音主持人才培养上进行进一步地探索。


主题发言


在主旨发言环节中,各位嘉宾分别就“守正·历史·创新·未来”“文化格局与主流布局——语言传播育人理念”“守正创新,搞好播音主持学科建设”“以自信自强、培养播音主持人才”等主题发表了讲话。华东师范大学传播学院王群教授从“个性化与个人化、审美性与审丑性、大众传播与人际传播、小市民与大都市”等角度提出,主持人需要在智能时代话语体系的多元化、自由化、碎片化,以及成为主持人所要求的规定性、规范性、规整性之间寻找准确契合点。

中国传媒大学播音主持艺术学院党委书记李洪岩教授就二十大报告所提出的——“加强全媒体传播体系建设,塑造主流舆论新格局”指出,播音主持语言传播应培养具有“文化厚度、国家高度、主流向度”的人才。南京师范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毕一鸣教授从播音与主持艺术的学科特点、学科体系、及其与相关学科的关系以及创新方向四个方面发表了看法。并指出我们应贯彻新的发展理念,建设具有强大凝聚力和引领力的话语体系、学术体系,从而构建中国特色的学科体系,从人群促进和加强全媒体传播体系建设的角度,塑造主流舆论新格局。业界的著名播音员沈竹音从个人与上海结缘的角度出发,谈及她对主持人各个发展时期的感受和感悟。并建议在全媒体时代,播音主持人才培养应注重把主持的丰富实践与全媒体理念全球化视角相结合,与可操作性的人才培养实践相结合,让更多的青年英才在未来舞台上实现更大更美好的梦想。上海广播电视台融媒体中心首席主持人何婕在讲话中建议将国情教育以及马克思主义方法论教育引入课堂,她认为播音主持人才应读懂历史与现实,提升把握力及理解力,要加大对周遭的了解,要远超于自身的体验。上戏老专家吴洪林教授也指出,守正创新要提质、要扩容、要增效。主题发言由上戏电影学院播音与主持艺术系主任费泳主持。


研讨会交流


为期两天的研讨会交流,大家围绕“全媒体时代下播音主持学科建设及人才培养的继承与发展、探索与创新、探索与创建、建构与融合”畅所欲言、各抒己见。

上海广播电视台东方卫视主持人及上戏驻校艺术家金炜、上海戏剧学院电影学院党总支书记韩永胜、上海体育学院传媒与艺术学院教授杜友君等多名专家教授学者担任了研讨会主持人和点评嘉宾。

中央戏剧学院武亚军教授、刘云丹教授和董冰玉副教授分别从宏观的人才培养角度、中观的教学理念角度以及微观的节目种类出发,讨论了播音主持艺术人才培养在教学实践上的转向。武亚军教授分析了媒介环境的分化和融合的变化,从中总结主持人才复合能力的社会需求与培养。刘云丹教授在坚守吐字发声的基本功前提之下,研究当下有声语言表达体系的变化,提出充分利用媒介融合的新形式,将单向传播转变成适应不同媒介的立体多维度传播,在这些形式的尝试中,对播音员主持人创作能力也提出了更加全面的要求。浙江传媒学院金重建教授表示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的精髓并不在有声语言副语言本身,而是通过有声语言副语言这个中介,贯通非语言内外两个世界。深圳大学战迪教授认为,在混合媒体场景中的主持传播理论应将“共情”作为理想的传播诉求,打破将情感视为非理性的生物学冲动的固有成见,在生态性的思维的统摄下构建新的话语体系。

与会的专家学者们就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的历史、现状与未来发展、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课程体系建设的新理念与新路径、中国播音与主持实践教学体系与实践教学改革、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硕士学位人才培养模式、全媒体主持人才培养的话语创新与方法创新、全媒体主持人才知识体系的自主构建以及中国早期播音员与主持人实践研究等等方面提出了自己的意见和建议。大家希望播音主持专业能抢抓历史机遇,做好规划布局和顶层设计,把人才的优势力量凝聚到时代发展中来,努力实现播音与主持艺术新发展。


闭幕式


闭幕式于20日中午举行,上海戏剧学院副院长、教授刘庆,上海电视艺术家协会副主席、上海广播电视台首席主持人曹可凡,复旦大学政治学博士、副教授蒋昌建,上海戏剧学院电影学院副院长、教授董健,上戏电影学院党总支书记韩永胜出席闭幕式并致辞。

上海戏剧学院副院长、教授刘庆在致辞中表示,本次学术研讨会于全国播音主持专业一道在继往开来道路上总结过去,使播音主持艺术专业建设道路行稳致远。在这个不断变化更新的时代,我们要始终保持初心,不断思考、不断努力。

上海电视艺术家协会副主席、上海广播电视台首席主持人曹可凡在致辞中把播音主持人才培养概括为“观世音菩萨”,“观”就是你的观察能力,“世”就是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音”是需要具有文字美和音韵美,“菩萨”说明人都要有一种悲天悯人的情怀和菩萨心肠,用感人的故事和深刻的名言直抵人心。

上海复旦大学政治学博士、副教授蒋昌建围绕“主持人的流量坐标”这一主题发表了讲话,他将流量分类为人格流量和平台流量,我们要做到平台与人格的互相锁定。他还谈到了流量竞争与分流,我们必须要考虑商业关系。在现在的媒介环境下,不仅仅要关注短视频,更加“接地气”,重要的是升得起也要降得下。比起主持人的“全能”蒋昌建老师更加强调的是主持人在某一领域的“专”与“精”,最后对于“话语权”他也针砭时弊,表明了看法。

上海戏剧学院电影学院副院长董健总结本次学术研讨会的成果,对参与本次会议的领导和专家们表示真挚的感谢。通过这次思想的碰撞,力量的聚合,为播音与主持专业做出更大的贡献,为中国的传媒事业培养更多人才。

最后,上海戏剧学院电影学院党总支书记韩永胜表示希望主持专业学术研讨会能办成播音主持人才培养方面具有重要标志性的会议,乃至成为播音主持界中有成就和影响力的标志性会议之一。发言完毕后,韩永胜书记宣布本次“守正创新——全媒体播音主持人才培养:新路径与新模式”学术研讨会圆满结束。

会后线上线下的与会嘉宾和工作人员进行合影留念。大家期待明年论坛再相见!


审核:韩永胜 董健

指导老师:费泳

撰稿:20级主持MFA王蕙华

    22级主持MFA王浩卜、洪慧程

摄影:娜慕汗、卓希、徐稚淼

返回原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