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传统文化抒怀•立当代青年之志——2019级表演系、舞美系毕业大戏《德龄与慈禧》成功首演

发布时间:2023-01-16作者:访问量:619

111日,2019级表演系、舞美系毕业剧目《德龄与慈禧》在上戏实验剧院的舞台与观众见面。整场演出通过重新编排何冀平编剧的现象级经典剧目《德龄与慈禧》,以中国传统文化抒发艺术情怀,以穿越百年的振聋发聩之声立当代青年壮志,以青春版创新语境编排出接住地气、增加底气、灌注生气的优质作品,从而让传统文化与艺术化的现代语境完美融合,助力中国传统文化昂然屹立于世界民族文化之林!

莅临本次毕业汇报演出的有党委书记谢巍,党委副书记、院长黄昌勇,党委副书记胡敏,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周银娥,党委副书记、副院长张伟令,教务处长、研究生部主任沈亮,表演系党总支书记王学明、副书记朱锋等。

剧情梗概

   十九世纪末,一个成长于西方的宗室格格来到宫门深锁的紫禁城,以不同视角见证了一个跨时代的转折点,也在无形中推动了晚清变革的进程。将目光聚焦到具体的生命维度,德龄则是一位风华正茂、蓬勃鲜活的少女,用自己的真诚、智识和格局点亮了曙色韶光;剧中的慈禧不仅仅是一位 “阴鸷狠绝”的深宫掌权者,剧目中更是将其作为母亲、作为女性的侧面刻画的淋漓尽致;光绪也不仅仅是一个改革失败者,他是和母亲依存又斗争、充满矛盾与无奈的儿子,一个母子情被裹挟到国家兴亡命运中的孩子。在导演的解读和19级表演系同学们的倾情演绎下,《德龄与慈禧》中的每个角色都跃然纸上,栩栩如生。在2个多小时内,他们好像从历史里短暂地跳脱出来,成为日常中有血有肉有情感起伏的面孔。整场剧目从人性的角度对这些历史上铿锵的人物重新演绎,从新视角中提炼新的体悟,透过德龄这一充满传奇的见闻,勾勒一幅权力中枢下的“家国大事”。

传统文化

   在一记鼓声中,本次演出《德龄与慈禧》拉开帷幕。整个剧目将传统戏曲的身段与鼓点巧妙的融入表演中,使视听上呈现出更强的传统韵味。同学们很好地塑造了众多鲜明的角色形象。作为一部群像戏,集齐生旦净末丑各种行当,戏曲元素在其中协助塑造复杂的人物形象和其内心世界,用不同节奏的锣鼓点推进话剧故事的发展,使话剧表演更具艺术感染力。《德龄与慈禧》是传统戏曲与话剧相互借鉴与碰撞融合的实践,对戏曲现代化、话剧民族化的研究与发展有着特殊且重要的意义。剧目在巧妙融合传统文化的基础上,还呈现出一种与众不同的现代性:人物形象虽为清末,但形象塑造的极为鲜活生动;舞台节奏紧凑,将整个叙事完成的足够清晰;章节虽多但通过简约的拆解技巧将故事讲述的流畅自然。舞台上呈现出大气不失婉约、简洁不失内核的《德龄与慈禧》,通过剧目的现代性呈现触达观众内心世界,而传统文化的输出,则是将整部剧目的艺术性推向一个高点。

美学呈现

   “礼”与“韵”是东方美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次2019级表演系、舞美系毕业大戏《德龄与慈禧》的灯光、布景与服化道,汲取了东方美学的精华,对称的布景构图、灯光的留白呈现、舞台的坡度搭建将复杂的人物形象、人物关系与内心独白构建的立体而生动;荣禄与裕庚跪接圣旨时站位的左右对称、慈禧的初次亮相颐和园长廊时的垂手而立、慈禧溘然长逝时的背光,都用光影、留白和现场调度构建了一个充满无限东方灵韵的清宫传奇。《德龄与慈禧》中通过灯光的巧妙设计,将人物内心世界复杂的情感用光影进行表达与呈现,切割出多种人物关系、内心独白与空间关系,用光影营造出独具东方留白艺术的意蕴,通过有型的道具置景和无形的灯光音效,将写实与写意进行糅合,呈现出一出诗意的表演美学。东方美学得以传承发展,彰显出当代文艺创作者们的文化自信,更是符合当代人民的艺术审美特点与需求,《德龄与慈禧》中的种种突破对于未来者,有着巨大的美学参考价值。

现实意义

   《德龄与慈禧》中历史的建构,既包含了春秋笔法的描绘,也融入了白描式的史录,用言语和心灵的双重交合,向观众们娓娓道来历史不同视角下的人物悲欢。2019级表演系和舞美系毕业剧目《德龄与慈禧》在2个多小时的有限时长内,将一个“广袤”的清末传奇带到了观者的眼前。正如该剧的导演、上海戏剧学院表演系教授肖英老师所言,剧目背后深刻的主题与现实意义,让故事和人物穿越百年,照进现实。国家的忧患,封建王朝内部的倾轧与权斗,与时俱进的呼声与压制,人在困境中的自我审视与无力,人与人之间去标签化的真诚与尊重,故事沉重的内核发人深思,引起对当下时代的思考,兼具了艺术性和思想性的一次编创经历。以此戏作为毕业剧目排演旨在探索对学生进行知识传授、价值塑造和能力培养的多元统一。

   而在《德龄与慈禧》中的表达方式层面,则是传统文化与文化自信的输出结果。传统文化固然需要新时代的人们去做新的表达,让它有新的活力、新的生命。同时,我们需要从传统文化当中进一步汲取不断奋进的力量。世事如苍狗,生命终凋零,在无常中去追求永恒与绚烂的生命张力,将传统文化保存在我们的文化记忆里,点亮千年时光,汇聚万年精粹,讲好中国故事,让中国传统文化汇集所有虔诚与纯粹,永远在艺术之巅熠熠生辉!

演出结束后,本次毕业大戏的导演、表演系教授肖英在台上动情讲述这部剧的台前幕后,全组人员勠力同心,在校领导、教务处、演艺中心、学工部及表演系领导、同仁们的大力支持下,克服困难,立志讲好中国故事,身体力行地去上一节生动的思政课——扎扎实实地创造人物,坚持才能有所收获。

   此外,肖英老师提到了本次演出背后关键性的两位老师给予的大力扶持与帮助:剧组邀请到了北京人民艺术剧院国家一级演员濮存昕、冯远征两位老师作为艺术指导,同时两位老师也是上海戏剧学院“pt计划”专家。因特殊时期,“大师课”只能在线上进行,两位老师通过细解《德龄与慈禧》,用通俗易懂的、生活化的比喻深入浅出地帮助演员掌握人物感觉与语言表达动机,并亲自示范指导,为同学们表演探索更多可能。

   濮存昕老师在《德龄与慈禧》演过光绪,他带着学生读剧本,讲解角色,分析台词:为什么这样说,为什么那样说。不仅光绪,所有角色他都讲解。另外,此次毕业大戏还得到了22年上海市教委文教结合项目“濮存昕戏剧艺术工作室”的大力支持。

冯远征老师讲表演的观念,强调表演一定要有技术性,特别是台词功力。他提升了学生的表演观念、美学追求。冯老师更是在演出开始前,为同学们带来了视频祝福,为参与这部剧的全体成员打了一剂超强作用力的强心针。

2个多小时的演出收获了多次掌声与叫好,同时也获得了校领导们的高度认可。校党委书记谢巍表示,在疫情反复、如此艰涩的时期下,2019级表演系和舞美系呈现出了完整且精彩的剧目,对此表示衷心的感谢和热烈的祝贺。谢巍书记还指出,在这场演出中看到了表演系和舞美系师生的付出与努力,坚持与奋进。经历三年抗疫的19级师生们,身体力行地证明了坚持才能成功,坚持就能成功的道理,看到了19表演系扎实的基本功,看到了表演系多年来的优良传统,看到了19级表演系学子的美好未来。并寄语上戏学子们继往开来,继续努力,在中国乃至世界舞台上绽放上戏表演之光。

此外,黄昌勇院长也寄语本次汇报演出:在三年疫情不能正常线下上课、训练的情况下,尤其最后排练、合成阶段正值疫情放开,大部分演职人员不断感染的严峻形势下,剧组接受了挑战,并且取得了超越观众期待的演出效果,是一件值得祝贺也值得总结的教学成果。这也是上戏扎实的表演专业教学和团结奋斗的家园精神的集中体现。剧本从4个小时精简到2个小时,但我们看到的是极其完整的呈现,展现上戏毕业演出的实验和探索性特色。尤其是人物塑造令人印象深刻,几位主演都令人难忘,两个小时的演出,观众随着剧情和人物一同在体验、在欣赏、在带入,看完深受感动。

令人惊喜的是,在本次毕业演出的观众席中,落席一位神秘嘉宾,他就是上海戏剧学院93级表演系校友、柏林电影节影帝廖凡。在《德龄与慈禧》首演之日,廖凡老师亲临现场为同学们加油助阵,并发表演后讲谈环节。廖凡老师表示,在校期间是最纯粹、最美好的时光,希望同学们珍惜在校时间,珍惜上台演出的机会,把握住每一次成长的瞬间,用心创造角色。


文:查苏娜  图:表演系  编辑:榕树

返回原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