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观新闻:上海人写上海人的这部戏,摘得新一届曹禺戏剧文学奖,全国仅5部

上观新闻 2023-5-22 记者:徐瑞哲

发布时间:2023-06-01作者:访问量:10

与老舍文学奖、鲁迅文学奖、茅盾文学奖并称为“中国四大文学奖”。

这部大奖剧作,主角是明朝大臣,作者是当代教授。而他们的共同点,都是上海人。

作为全国性戏剧专业最高奖项,第九届中国戏剧奖·曹禺剧本奖,即第25届曹禺戏剧文学奖,5月21日在广州大剧院颁奖,全国共有5部作品获奖。其中,由上海戏剧学院学术委员会主任、人文松江创作研究院院长陆军教授,与上海戏剧学院肖留教授合作编剧的大型历史话剧《董其昌》获此殊荣。

解放日报·上观新闻记者了解到,曹禺戏剧文学奖由中宣部批准,中国文联、中国剧协共同主办,是目前中国戏剧领域专为剧作家设立的国家级奖项,代表中国戏剧文学的最高荣誉。该奖项每两年评选一次,每次仅评选5部剧作,与老舍文学奖、鲁迅文学奖、茅盾文学奖并称为“中国四大文学奖”。有正气、应节气、接地气、长志气、显生气,是曹禺戏剧文学奖获奖作品共同特征。

董其昌(1555年—1636年)松江华亭(今上海市)人,以书画家闻名于世,代表作有《岩居图》《秋兴八景图》《昼锦堂图》等。这部诞生于“戏剧之乡”上海松江的作品,也是由松江区人民政府和上海戏剧学院联合出品,于2020年6月正式搬上舞台。一代画坛宗师董其昌的画作兼有颜骨赵姿之美,提出并倡导“南北宗”论,影响之后300余年文人画创作。

然而,翻阅明代以来的诸多史料记载,无论是对其艺术主张还是画品私德,却是各有说辞、褒贬不一。对于这样一位极具争议的人物,如何用戏剧的形式来讲述与呈现?话剧《董其昌》避开面面俱到地铺陈叙述,也不去简单地评判其价值与功过,而是聚焦人物塑造,尽可能地触摸书画大家的灵魂深处。

这部戏通过董其昌与挚友、学生、家人等之间密集的戏剧冲突与大段的心理独白,呈现不同价值观、艺术观和命运际遇的冲撞,引出一段悲喜交加的艺术和人生故事。剧作者表示,剧本将家事、国事穿插其中,在充分挖掘松江民俗民风、彰显松江文化自信的同时,在更深层次上演绎董其昌晚年的心路历程,表现知识分子追求人格独立和精神自由的心理镜像,回应艺术家应如何突破自身局限,从“从高原走向高峰”这一时代命题。

身为《董其昌》的总策划与编剧之一,陆军教授近年在其家乡上海松江积极推动“戏剧之乡”建设,设置“松江历史名人题材系列戏剧”和“松江现代人文题材系列戏剧”两大创作平台,在短短几年内协调各种社会资源,先后将13部戏剧作品搬上舞台。其中“松江历史名人题材系列戏剧”旨在挖掘松江历史名人资源禀赋,以话剧的形式展现他们举手投足的神采风姿,打造松江文化标识,话剧《董其昌》就是在这一背景下创作产生的。

《董其昌》编剧之一肖留为上海戏剧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与陆军教授在松江历史名人题材系列戏剧创作中多次合作,先后推出话剧《徐阶》《董其昌》《陶宗仪》《侯绍裘》。其中《徐阶》刊载于《剧本》月刊2015年第3期,为国家艺术基金、上海市重大文艺创作资助项目,并获第31届田汉戏剧奖剧本一等奖;《董其昌》刊载于《戏剧文学》2020年第7期,为上海市文化发展基金会资助项目,并获第35届田汉戏剧奖剧本一等奖;《侯绍裘》刊载于《剧本》月刊2021年第7期,为中国剧协庆祝建党百年重点推荐剧目;《陆机》也是上海文化发展基金会资助项目,刊载于《剧本》月刊2022年第4期,年内还将再次公演。

  

据悉,这一届颁奖中,话剧《董其昌》与话剧《深海》、话剧《惊梦》、花鼓戏《夫子正传》、闽剧《生命》等5部作品获得曹禺剧本奖。评委会还特别推选出5部提名作品:越剧《核桃树之恋》、话剧《喜相逢》、曲剧《河洛工匠》、话剧《浪潮》、藏戏《次仁拉姆》。其中,来自上海的作品还有话剧《浪潮》,该剧由上海话剧艺术中心制作出品,韩丹妮、肖诗瑶、潘羽昕、宋文琪这4位女性编剧,根据“左联五烈士”在上海龙华牺牲的故事创作而成。

返回原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