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春季招聘黄金期的到来,上海戏剧学院近日举办了2025届毕业生春季综合招聘会。119家影视传媒、文艺院团、互联网科技、教育、文化产业等用人单位参加本次招聘会,提供岗位300余个,招聘近3000人。
聚焦需求:深化产教融合
招聘会当日,校领导来到现场,与毕业生及用人单位代表亲切交谈,了解当前文化艺术行业的岗位动态与人才需求,关心毕业生求职应聘情况。
上海戏剧学院党委书记谢巍在详细了解企业人才需求后指出,学校将“培养适应产业发展的高素质艺术人才”作为核心任务,通过深化校企合作,推动人才培养与企业需求精准对接,实现校地企协同发展。
一站式服务:精准指导助力求职更高效
招聘会现场设置了生涯规划指导、留学咨询、简历修改功能专区,为毕业生和在校生提供专门指导和服务,鼓励学生发挥专业优势,主动对接文化创意、数字艺术等新兴领域机遇。职业规划师与学生面对面交流,结合专业背景、个人兴趣和市场需求,量身定制职业发展路径,为毕业生提供了从求职准备到职业规划的一站式服务,让求职之路更加顺畅高效。
供需对接热络:专业适配度获企业好评
招聘现场气氛热烈,毕业生携带简历和作品集主动与用人单位沟通,用人单位通过展板展示、视频播放等形式介绍企业文化与岗位要求。“上戏学生专业素养扎实,沟通表达能力突出,与我们的岗位需求匹配度较高。”上海歌剧院招聘负责人曹先生表示,本次招聘会上收到的简历数量与质量均超出预期,后续将尽快开展面试工作。
艺术管理专业一位毕业生表示:“此次参会企业提供的岗位与我的实习经历相符,在校所学的艺术市场分析、项目策划等课程知识,对求职面试具有重要指导意义。”据统计,招聘会当天累计接收简历超千份,多家用人单位与毕业生达成初步意向,并约定后续面试时间。
面对文化科技融合趋势,上戏正推进“艺术+技术”“艺术+管理”交叉学科建设,将通过企业导师进课堂、项目制实训等方式,让学生在校期间提前熟悉行业真实场景,做好求职准备。
服务长效机制:从“招聘会”到“全周期”
本次招聘活动,是在“智造”就业新势能——2025年上海戏剧学院校企共育人才培养交流会中揭开序幕的。10家用人单位代表与校领导、职能部门和院系负责人齐聚一堂,围绕校企共育人才培养展开深度交流,共商产教融合新路径。党委宣传部部长、学工部部长李冬梅主持会议。
上海戏剧学院党委副书记、副院长徐咏表示,上戏长期坚持培养引领行业发展的创新型人才,面对新形势新要求,学校近年主动增设艺术科技等相关培养内容,但与企业的深度协同仍需突破,需要跳出“闭门办学”,让产业需求成为人才培养的“指南针”。高校与企业是人才培养的“共同体”,双方必须形成“需求共研、过程共管、成果共享”的长效机制。学校要动态调整专业设置,建立“产业需求-课程改革-师资升级”的联动机制;搭建校企合作平台,通过企业导师库、实习基地群等实现资源共享;强化就业服务,将职业规划指导贯穿大学全程,帮助学生从“校园人”到“职业人”的平稳过渡。
当前艺术人才培养面临“新要求、新岗位、新契机”的时代命题。行业升级对跨学科融合与技术应用能力提出更高标准,数字创意、文化运营等新兴岗位的涌现需要校企精准对接需求,而数字化转型与文化产业创新则为校企协同创造了“新势能”。学校期待通过“望闻问切”式的深度交流,破解人才培养与产业需求的“适配度”难题,构建面向未来的就业新生态。
在校企交流环节,用人单位代表高度肯定上戏学生在审美能力、创意能力和项目落地能力上的突出优势。针对行业变革,他们提出强化商业化思维、培养复合型人才、建立双导师制、职业生涯前置、推行“规培制”“沉浸式”实习机制等建议,实现校企协同育人目标。
针对用人单位的建议,学校各职能部门和院系负责人也进行了积极的回应。
此次招聘会和交流会的成功举办,标志着上海戏剧学院2025届毕业生就业工作进入攻坚阶段。学校将以更高质量充分就业为目标,持续深化校企协作,助力上戏毕业生在文化艺术及相关领域找准定位、绽放才华,以专业能力拥抱职业新机遇。(供稿:学工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