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物馆戏剧实践课程 学子探秘“猫神节”

发布时间:2025-04-29作者:访问量:36





戏剧文学系本学期开设的新课程《新型戏剧编剧理论与实践》,在结束了前期的理论阶段的学习后,进入到课程实践环节。学生们分不同的小组将课堂上学习的新型戏剧创作方法带到实践项目中,践行产教融合、学以致用。

4月27日,本课程的博物馆戏剧小分队,在程宇月博士的带领下,前往上海博物馆体验了博物馆戏剧形式之一的“文博剧本游”。



博物馆戏剧以生动的戏剧情节、角色演绎和互动体验,突破了传统博物馆单一讲解模式的局限,与传统戏剧相比,博物馆戏剧不仅具有艺术性,还融合了博物馆的科普功能,为观众提供了一种全新的获取博物馆知识的方式。

上海博物馆的文博剧本游《最后的猫神节》改编自古埃及的历史与宗教传说,在博物馆特设的《古埃及文明大展》展区中,设计了三段体验历程。活动中,同学们扮演了“时光旅行者”的角色,肩负“恢复猫神节”的使命,通过解答一系列谜题,逐步揭开古埃及文明的奥秘。在每段历程的开始,都会有NPC扮演的“神民”为同学们讲解背景故事并布置任务。同学们带着解谜的任务进入展区,寻找线索,谜题内容包括寻找指定文物的名称、在展品中寻找问题的答案等。当同学们找到答案后,便可返回NPC处解密,赢得奖品并获得盖章,以标志该段旅程的成功完成。此外,活动中还设有隐藏任务,完成后将解锁主情节之外的副情节线,进一步丰富了体验。体验结束后,同学们凭借“邀请卡”前往馆外的“猫神办事处”,参与了互动小游戏、手工心愿瓶制作和纪念照片拍摄等活动,并收到了三张可扫码的卡片,用以了解活动中未涉及的古埃及历史,帮助同学们更全面地了解展览内容。此次体验活动作为博物馆戏剧课程的实践部分,以新颖的剧本游形式让学生们对博物馆戏剧创作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和体验。


本次实践课程结束后,程宇月博士和同学们就博物馆戏剧创作中的情节线索、悬念设计、互动体验以及与场馆结合的方式进行了深入的讨论,并总结出剧本游形式的博物馆戏剧在创作和演出上的优点与不足。这次博物馆之行,在为学生们带来课堂延伸型新体验的同时,也为他们提供了新的视角来思考博物馆戏剧的创作。


在后续的实践中,程宇月博士将邀请具有相关创作经验的专家走进课堂,为同学们讲解国外博物馆戏剧作品,并鼓励同学们尝试创作博物馆戏剧剧本,不断提升博物馆戏剧创作能力。





END


文:程宇月

返回原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