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戏剧文学系本学期开设的新课程《新型戏剧编剧理论与实践》,在结束了前期的理论阶段的学习后,进入到课程实践环节。学生们分不同的小组将课堂上学习的新型戏剧创作方法带到实践项目中,践行产教融合、学以致用。
4月27日,本课程的心理剧小分队在张加存老师的带领下,前往上海实验学校西校开展了心理剧实践教学。
此次实践教学分为三个环节:第一部分是参观交流,包括参观学校的心理中心、体验心理沙画,并了解该校心理剧的开展情况;第二部分是心理剧模拟体验;第三部分为心理讲座与交流。
实验学校校心理健康教育中心主任张静老师,带领实践小组全体成员参观了智能身心减压放松室、沙盘咨询室、个体咨询室、心理沙画室等功能区域,并介绍了各区域的功能及使用情况,部分同学还亲身进行了体验。随后,在张静老师和毕子清老师指导下,实践小组全体成员体验了心理沙画。随着一幅幅沙画作品的诞生,大家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不仅体验到了艺术创作带来的疗愈感,更感受到了心理健康教育形式的多样性与趣味性。




参观结束后,张静老师向实践小组介绍了该校心理工作开展情况,重点分享了该校《三棱镜》心理剧团的建设与实践成果,很好地激发了同学们对心理剧实践环节的热情。

在实践环节的第二部分,为了让大家更直观地感受心理剧的魅力,校心理中心胡晨老师带领同学们体验了心理情景剧《卷途破晓》。舞台上,演员们通过沉浸式演绎,将当代学生在 “内卷” 环境下的困惑与挣扎展现得淋漓尽致;台下观众则通过互动式体验,仿佛置身剧情之中,跟随角色一同在“卷途”中寻找破晓之光。演出不仅让大家深刻体会到心理剧在心理健康教育中的独特作用,更引发了同学们对心理成长与艺术表达融合的深度思考。




活动的第三部分,上海外国语大学的陈广兴教授带来的《文学和生活中的心理学基本概念分享》讲座,用发生在身边的人和事为例深入浅出地介绍了佛洛依德、拉康等心理学家的相关理论,还将心理学知识与文学、生活实例巧妙结合,不仅让在场师生对心理学有了更丰富多元的认识,还启迪了同学们的生活智慧,为本次实践活动画上了完美句号。

通过此次活动,同学们全面了解了中学阶段心理健康工作的发展情况,深入理解了心理疗愈作用的相关机理,并积极参与了心理剧的创作与演出,为同学们的心理剧创作提供了直观的感受和生动的体验。
文:张加存
审核:方军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