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音乐话剧《戏剧不戏剧》研讨会召开

发布时间:2025-05-16作者:访问量:10

原创音乐话剧《戏剧不戏剧》不久前在上戏实验剧院完成了首轮演出,该剧研讨会也在近日召开。

研讨会上,与会专家就该剧的艺术创新与现实观照,高校戏剧创作中的精神谱系,青年学生艺术教育与思想引导新路径,以及如何通过戏剧实践推动上戏建设习近平文化思想最佳实践地示范高校等主题展开了热烈的讨论。

上海戏剧学院党委副书记、院长黄昌勇对本剧的成功上演表示祝贺,并指出了该剧需要进一步完善的几个方面:当代学生线相对清晰完整,但校史线则断断续续,如何更好地处理两条线的关系,需要主创人员进一步深挖;该剧的定位,到底是思政剧还是校史剧,可进一步明确,尤其要考虑到普通市民的接受问题;上戏校史上的精彩事件和故事非常丰富,如何更好利用这些材料也应予以考虑;音乐舞蹈风格与剧情年代的适配度问题,也是主创人员需要进一步深入研究和调整的。

上海戏剧学院原党委书记戴平认为,该剧品相很好、基础扎实,并对该剧的定位,以及校史线与当代线如何更有机地交织在一起,提出了针对性的意见。
   
东华大学原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王云骏认为,该剧在思政教育和艺术启迪方面均有较好的效果,海派文化、红色文化等元素的融入激发了观众共鸣。

上海戏剧学院副院长郭恺认为,音乐在该剧的氛围营造、人物内心刻画等方面发挥了较大的价值,但音乐元素的意义还有待开掘,以更好地发挥在戏剧中的作用。

上海音乐学院党委宣传部副部长、校史馆馆长肖阳指出,该剧凸显了上海文化主体性与上戏特色,校史回溯与师生视角显得十分独特。

上海戏剧学院的专家们也分别发表了自己的观点。张生泉教授肯定了剧目主题与艺术表现的统一性,建议可进一步加强叙事。刘明厚教授对剧作的独特风格给予了好评,同时指出剧名、历史背景以及个别歌舞场景可从普通观众视角进行优化处理。李建平教授认可人物的群像塑造,并对音乐与戏剧的融合提出了意见。李伟教授聚焦艺术教育的本质探讨,肯定以戏剧初心对抗名利场的创作立意,指出学生现实困境与创校精神的关联性须进一步强化,增强剧情的逻辑支撑。

《新民晚报》社文体中心主编朱光认为,《戏剧不戏剧》作为一部文艺作品,勇敢地揭示了当代文化界与娱乐圈之间在价值取向上的深刻落差。虽然不同人生阶段和不同人的目标有所不同,但这部剧勇敢地直面这种价值冲突,回归到存在还是不存在这一永恒的哲学命题,让当代观众感受到作品的真诚与纯粹。
   
《戏剧不戏剧》导演滕学坤、编剧费泳以及其他主创人员,上戏演艺中心负责人等参加了研讨会。(供稿:《戏剧不戏剧》剧组)

返回原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