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第八届金砖国家戏剧节首次迎来“中国年”,源自中国古代的经典悲剧《赵氏孤儿》成为多国艺术家共同的创作母题。9月21日晚,导演系师生受邀携改编自元代纪君祥经典杂剧《赵氏孤儿大报仇》的舞台作品亮相,2024级戏剧影视导演研究生们以独特的东方美学语汇和深刻的人性探索,为国际观众呈现了一场视听盛宴,收获了热烈的现场反响。
本次演出在戏剧节的广场舞台举行,开放空间的呈现形式虽对作品的吸引力与艺术魅力提出更高考验,却也让戏剧张力得到更直观的释放。演出伊始,独特的中式魅力便牢牢抓住了现场每一位观众的心。整场演出历时一个小时,台下站无虚席,观众热情高涨,观众全程专注,完全沉浸在《赵氏孤儿》的悲壮故事与东方式的审美表达中。演出结束,现场爆发出持久而热烈的掌声,这掌声既是对精彩剧情的回应,也是对演员精湛表演和整个创作团队艺术追求的肯定。
这部作品由上海戏剧学院导演系2024级戏剧研究生团队创作,在卢昂教授与王佳健老师的指导下,团队对元代纪君祥的经典杂剧进行了当代重构。创作中巧妙运用古筝、鼓和钵等传统乐器构建音乐空间,演员妆容融入戏曲元素,在保持古典美学特质的同时,赋予作品现代戏剧的张力。
演出结束后,以科布松艺术学院的校长德米特里·托米林(Dmitry Tomilin)特意来到后台与师生交流。他激动地表示:“我特别喜欢这场演出!《赵氏孤儿》不仅展现了卓越的艺术水准,中国年轻戏剧工作者对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国际性表达令人印象深刻。” 他还与全体演职人员亲切合影留念,记录下这一中俄戏剧交流的美好时刻。
以上戏《赵氏孤儿》的成功上演为起点,第八届金砖国家戏剧节“中国年” 的多彩戏剧画卷正徐徐铺展。接下来,各金砖国家的戏剧院校将围绕《赵氏孤儿》这一经典母题,展开多元化的艺术演绎。上海戏剧学院导演系的此次创作,不仅为这场跨国艺术对话提供了来自故事原乡的深度解读,更以充满创意与美学自信的舞台语言,充分展现了上戏导演系在经典文本解读、学生原创等方面的核心创作实力。作为“中国年”的首场演出,该剧以深刻的艺术感染力与鲜明的文化对话意识,为整个系列活动写下了浓墨重彩的开篇一笔。
文图/吴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