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5年11月13日,由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经济之声与上海戏剧学院学工部、团委、电影学院联合主办的《2025财经新“声”代展示大会》在上海戏剧学院昌林路校区成功举办。活动以“青春视角+艺术表达+财经内核”为核心理念,通过影像创作、主题演讲、互动课堂等形式,展现艺术与财经深度融合的传播新范式,探索财经内容青年化表达的创新路径。
# PART 01 领导致辞

上海戏剧学院电影学院院长厉震林在致辞中表示,上戏近八十年来始终秉持创新精神,电影学院在三十年发展历程中不断推进艺术与社会的对话。他指出,在AI技术快速发展的背景下,财经传播更需要艺术与科技的跨界融合,期待学生不断提升将专业知识转化为社会表达的能力。未来,学院将以建院30周年为契机,深化与总台经济之声等媒体的合作,持续拓展产学研协同育人的平台广度。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财经节目中心广播财经新闻部主任陈爱海在发言中表示:“当下媒介生态正经历深度变革与重构,《2025财经新‘声’代展示大会》牵手上海戏剧学院,核心初衷便是搭建青年视角与艺术表达的桥梁。我们希望打破财经传播的专业壁垒,用更具温度的叙事、更富创意的表达,让硬核的经济逻辑变得可感可触,为财经传播注入青春活力与未来质感,为新闻创新实践与经济价值探索开辟全新维度。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广播财经新闻部副主任王纪春发言介绍:“《2025财经新“声”代展示大会》是总台经济之声为高校青年量身打造的融媒体实践平台,集‘内容创新生产、实践赋能育人、品牌联动传播’于一体。活动启动至今,已相继走进多所高校,累计征集近50部优质原创作品。这不仅为总台音视频多媒体内容矩阵注入了新鲜血液,更以青年视角与创意表达,为财经传播突破固有范式、焕发全新活力提供了有力支撑。”

# PART 02 活动现场
活动现场,上戏学子带来了三部原创财经主题短片——《戏剧永不眠》《上海消费AB面》《笑声经济》,从Z世代视角出发,以实地调研为基底,融入戏剧化叙事、社会观察与纪实美学,生动诠释消费趋势、文化经济与城市活力。作品打破财经内容传统表达框架,体现出艺术手法在专业传播中的赋能价值,也彰显了上戏在跨学科人才培养方面的积极探索。
23级主持专业宋雨凡、谢韵怡同学创作的短视频作品《戏剧永不眠》,以戏剧艺术融合财经话题的新颖形式引发关注。上戏电影学院研究生管理办公室主任包磊老师点评该作品,认为核心亮点是践行了“采编播演”一体化理念:二人既深耕财经素材采编,又以播讲传递核心信息,更通过表演将专业内容转化为沉浸式场景,让财经传播兼具专业性与感染力。

23级主持专业田志豪同学带来作品《上海消费AB面》,以独特视角解读城市消费生态。电影学院王琦老师点评时称赞:“这是学生用心打磨、反复修改的佳作,每个镜头的背景人物与环境都暗藏文化隐喻,尽显创作巧思。”并强调全流程创作“前期精心策划立意、中期用心打磨拍摄、后期反复雕琢剪辑”的重要意义。

22级主持专业戎珈慧同学带来作品《上海“笑声”经济》,以幽默鲜活的表达解码脱口秀背后的经济逻辑,打破财经传播的严肃框架,引发全场共鸣。播音与主持艺术系主任费泳老师在点评环节,围绕作品展开专业指导:先聚焦“作品目标”,细致询问创作核心诉求与想要传递的经济观点;再针对“如何达到目标”,从内容架构、案例选择等维度提出针对性建议,引导创作者进一步优化呈现效果。

# PART 03总结点评
随后中央广播电视总台财经节目中心广播财经新闻部主任陈爱海对三位同学作品进行总点评,用“很好、很期待、很新鲜”高度概括感受,既肯定了青年学子的创新探索,也表达了对未来财经传播青年化表达的殷切期许。

《2025财经新“声”代展示大会》特别设置“消费权益小课堂”环节,邀请上海市消费者权益保护委员会副秘书长唐健盛亲临现场。唐健盛以脱口秀这一年轻人喜闻乐见的形式,围绕二次元消费维权、AI信息平权等核心议题展开分享——他将严肃的法律条款、维权流程转化为幽默鲜活的案例与段子,在轻松诙谐的氛围中拆解维权难点,普及消费权益保护知识。
这种“趣味表达+硬核内容”的创新模式,不仅让在场学生快速掌握了实用维权技巧,更提供了内容创新的现实灵感,印证了“青春视角+艺术表达+财经内核”的活动理念,为财经与民生话题的青年化传播提供了鲜活样本。

作为总台经济之声面向高校推出的融媒体品牌项目,本次展示大会是校媒联合推动传媒教育与实践深度融合的重要举措。未来,上戏将继续推动学科交叉与创作创新,鼓励学生用艺术语言传递财经温度,以青春之声响应时代课题。此次大会的圆满落幕,既是校媒协同创新的成功实践,更奏响了财经传播年轻化的新序曲。未来,双方将继续携手搭建更广阔的跨界实践平台,让更多青年创意落地生根,让财经表达更具青春质感与民生温度,为传媒行业创新发展与人才培养注入持久动力。

审核:韩永胜
文:田志豪
图:何甄琪 毛晓楠 谢韵怡 徐忠硕


